2022年12月28日下午,为深入探讨妇女国际传播对促进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作用,“跨界:妇女传播与媒介力量”——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论坛第三平行论坛上,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们就如何发挥传播与媒介在妇女事业中更大作用,更好贯彻男女平等国策,实现性别平等展开了跨界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宋素红教授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女性报道的误区与规避》的报告。她结合对近年来新型主流媒体中对于女性的报道的观察,区分女性新闻报道中女性元素与女性权益,认为女性元素仅构成新闻报道的特色,女性权益才是女性新闻报道的底色,并指出传播者需要认识到女性新闻并非普通的社会新闻,还承载着推动性别平等、维护女性权益的社会责任,才能走出互联网环境中女性权益报道存在的三大误区,在当下和未来生机勃勃的互联网世界中,探索出女性权益报道的新空间、新方向。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宁教授作了题为《新型主流媒体与性别平等文化传播》的报告。她指出,新型主流媒体虽然不断增加具有高度性别敏感的新闻报道数量,从多角度展现当代女性的社会风采,并自觉使用新闻事实和科学数据破除性别刻板印象,但在性别平等意识方面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她根据对青年网民、新媒体从业者性别观念的调查结果,提出主流媒体要对青少年进行正向引导,新闻从业者须进一步提高媒介性别素养。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崔文惠作了题为《不让须眉,勇毅前行——新时代提升女性在融媒体的传播力》的报告。她指出女性全媒体传播者正异军突起,入驻各大新媒体平台,在短视频、直播、科技等领域表现突出,展现出女性媒体人的风采与力量,并且在女性题材作品推广、女性权益保护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她强调广大妇女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妇女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全媒体领域充分展现新时代的女性风采。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主任、主任编辑赵娜作了题为《让性别平等的理念在媒体领域落地生根》的报告。她指出大众传媒要更好担当社会责任,需提升女性媒介决策力和管理参与度、建构社会性别平等环境,创造性别平等模范,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性别观念,建构更多元的女性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王琴作了题为《女性参与媒体传播:赋能与挑战》的报告。她指出信息技术正成为媒介赋能的重要途径,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力量积极参与媒体传播,逐渐成为传播主体,感受媒介技术赋予的巨大能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女性面临着网络社会性别数字鸿沟的挑战。她围绕构建性别平等的网络文化环境提出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鼓励和引导女性关注信息技术、落实监管与评估,营造性别平等的媒介环境等应对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唐觐英在《网络舆论女性/性别话语中的“文化”遮蔽与“现代”偷换问题》中指出,网络舆论中女性/性别话语往往事关人心政治,近年来涉及女性/性别的网络舆论风波背后存在“文化”遮蔽问题、“现代”偷换问题,启示着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来看待女性/性别领域的现象或事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话语之魂”,讲好妇女解放与男女平等话语。
十大正规足球外围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欢教授在《加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国际传播》的报告中强调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国际传播的必要性,提出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提炼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以妇女事业的成就和中国妇女的崭新形象为传播的主要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平行论坛由十大正规足球外围网站交流合作处处长张琦主持。她对本次论坛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期待未来拥有更多跨界交流互动的机会,汇聚跨界智识,发挥跨界的力量,更好为促进性别平等在媒体行业的实现、妇女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