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学术科研» 学术活动

社工学院成功举办“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之探讨”学术论坛

作者:     浏览次数:
     2018417日下午,由十大正规足球外围网站科研处主办、社工学院承办的2018年度“名师名家学术系列论坛”首场活动我校国际会议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做了题为“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之探讨”的学术讲演。此次论坛由十大正规足球外围网站刘梦副院长主持,我院全体教师以及多个专业、年级的学生共计100余人聆听了这次讲演,并就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相关议题与王思斌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此次论坛中,王思斌教授首先从我国第一个本土社会学概念“差序格局”谈起,认为虽然社会科学中的概念更多是只有特定问题意识的意义,但概念的命名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本体性意义。王教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实证主义、理性类型、区域经验、主观立场等四种归纳与演绎方法的类型,指出了概念命名的创新价值、常见的不当命名现象以及四种社会学范式,包括专业社会学、政策社会学、批判社会、公众社会学。

    王教授接下来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纯理论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践研究进行了区分,讨论了社会学、社会工作提出问题的方式和创新的可能性。他认为社会科学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已有理论的重复验证或证伪新的理论发现新的方法新的资料概念和理论的发现机制包括两种,一种是以自然科学的重复实验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渐进式发现,一种是来自“实质性认识”、非自然科学类积累的突变式创新。此外,王教授强调了创新过程中寻找理论域和对映体的重要性,认为在借用西方概念或创造本土概念时,需要与西方理论体系中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和对照。

    论坛中,王教授还谈到了社会科学创新的具体形式,包括创造完全的新概念新命题新理论,对已有概念/理论的延伸和补充。其中社会科学研究概念的典型化(两极化)表达成为讨论的重点。王教授认为社会科学关于社会过程的典型概念之间还有中间状态,现有的关于社会进程、社会过程的理想型概念还未能反映这种复杂性但是能定出两极状态,给出命名,就是理论上的原创性发现,如若能对中间状态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则创新就更进一步。

    随后,王教授回归社会工作领域,指出我国社会工作学术(理论)创新的基础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是与这一发展相匹配的改善民生、促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治理、建设新的生活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并提出了基于话语权的学术创新,区分了中国概念通融概念拓展概念外来概念四种类型。他认为寻找一些能反映重要的社会实践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边缘性共同话语,开展深入细致研究,可能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建设的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交流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王思斌教授针对驻点理论、新概念的评判标准、行动研究、学术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最后,石彤教授对此次论坛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并衷心感谢王思斌教授对我校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与支持。

    此次论坛,王思斌教授的讲授方式生动形象、幽默有趣,内容联系国内外最新学术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受到广大师生热烈欢迎,参会师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科学研究概念和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坛不但活跃了学术气氛,开拓了学术视野,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科学研究的热情及学术交流的积极性。

Baidu
sogou